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关于大学生消极参加社团活动的思考

时间:2014-05-23 16:19 点击:
[摘要]当下的社会风气、校园风气对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从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动机出发进行研究,发现为了获取学分或是增加履历而加入社团的学生都是消极参加社团活动的。导致学生消极参加社团活动的原因除了功利性需求以外,还包括

  [摘要]当下的社会风气、校园风气对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从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动机出发进行研究,发现为了获取学分或是增加履历而加入社团的学生都是消极参加社团活动的。导致学生消极参加社团活动的原因除了功利性需求以外,还包括社团本身的吸引力不足、学生的课余时间少。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社团的创新能力、寻求学校支持、建立社团的奖励和评定制度。通过这些手段发挥大学生社团应有的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大学社团;社团活动;消极参加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7-0078-03[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人际学习资源开发的西部地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2012JGA118)。

  大学生社团为大学生展现自我才华、促进个人发展提供了舞台,对提高个人创新能力、繁荣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风气的影响及校园风气的变化,大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时表现出的消极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一、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动机

  纵观当下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动机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出于自身爱好、满足自身需求、提高自我创造力,扩展人际关系,寻求共同圈子,探讨共同话题。这类人群对社团的作用具有较为正确、积极的认识,他们加入社团往往是为了满足内心的归属感,是为了切实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艺术素质、创新能力,在展示自我才华的同时,培养自身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在交流中获得知识、信息、乐趣。第二类是为了把参加社团活动兑换成学分,或在履历上增添亮丽的一笔。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实践活动与学分(操行分或综合测评分)挂钩,本来这是学校出于减少学生的时间负担、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良好愿望而制定的积极政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中,社团活动变相成为一种换取学分的实践活动。表面上,社团的数量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活跃度越来越高,自主性越来越强,社团成员的数量也迅速增加,社团活动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实际上,社团活动的质量遭到越来越多的消极因素的破坏,形成了“量多质不高”现状。与此同时,参加社团已经成了学生求职履历上必写的一门“操行分”,而获得“操行分”的要求并不高,但凡参加就能得到。形式化的风气也造成了学生“大一积极入团,大二消极驻团,大三、大四积极退团”,形成了流水线式的“风景”。第三类是有双重动机,即以上两种动机兼而有之,既兼顾了兴趣爱好,又能获得实际的学分。而本文所探讨的大学生消极参加社团活动的问题,主要是针对第二类和第三类人群而言。

  二、大学生消极参加社团活动的原因

  (一)功利性需求

  人类的活动带有趋利性。一方面,近几年来不断攀升的就业压力成了令高校最头疼的问题,学生就业率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工作和生源质量,影响到学科建设投入等多方面问题,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和和谐性。学校压力和社会压力不断增压传递给学生,使得大部分学生不得不面对现实,对所谓有用的课程、好拿学分的课程趋之若鹜,希望早日完成学分,顺利拿到毕业证走上工作岗位。在很多学生看来,社团活动属于活不多也不累的“休闲”活动,拿到学分很容易,如果成为社团骨干可以加分,即使在参与深度、完成质量不佳的情况下,参与社团活动的成员数量仍然会很多;另一方面,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对学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提高人文素质和艺术素质固然重要,但是短期收效不大,对工作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加上周末还有必须参加的公共素质选修课(也必须拿到相应的学分),迫于学校的学分管理规定,于是“走走形式、敷衍了事、整满学分、拿个证书”,社团活动变成兑换操行分数的工具,变成履历的一笔润饰,变成求职书的门面装潢。就业压力、社会风气、校园风气影响等多种原因,使现代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目的越来越具有功利性。

  (二)社团自身的吸引力不足

  大学社团发展的数量日益增多,活动形式也五花八门,选择的宽泛度和自由度反倒造成了学生参与的惰性,资源的丰富也使得他们不太珍惜大学里的社团时光,总觉得随时可进可退。不少高年级同学在新生入学兴致勃勃地选择社团时,不但没有很好地为他们做出解释、宣传,还灌输了“社团嘛,随便挑一两个就好了”“不知道选择哪个社团就抛硬币决定”的消极思想。另外,有些社团的活动管理不规范、缺乏效率、活动重复、创新能力不足,社团骨干抱着混学分的心态,缺乏进取精神和为广大同学服务的责任感,导致老成员被动参与活动,新成员难以被吸引入会,社团的美誉度不高,参与活动时成员缺乏主动性。

  (三)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少

  现在的大学生学业繁重、活动繁多,课余时间较少。大学教育日益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开设了很多选修课、公共课、素质课等,并且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相应板块的学分才能毕业。这些课程及一些专题讲座把学生本可以自由支配的晚上、周末的时间都挤得满满的,学生疲于完成不同板块学分的同时,已经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了,社团活动更是只能见缝插针地利用节假日开展,这也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社团活动的质量。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